學生:一想到要開學,我就感覺情緒低落、迷茫、焦慮、緊張,該怎么辦?
開學在即,從寒假的放松狀態切回開學的緊張狀態,同學們出現情緒波動是正常的,對這些情緒我們可以嘗試著接納它,允許它的存在。當我們遇到負面情緒時,不妨試試“SWTC”法來調節自己的情緒吧。
Stop“停”——中斷負向思維的擴展
首先閉上眼睛,把雙手放到腹部做一個腹式呼吸,先用力把氣吐出去,讓肺部清空,再深深吸一口氣,屏住三秒,再用力大口吐氣。然后花一分鐘的時間回憶一件美好的事情。
Write“寫”——勇敢表達負面情緒
拿出筆記本,將自己現在的不安、害怕、憂慮、憤怒等負面情緒寫下來,并寫下當下最困擾自己的無法解決的問題。
Think“思”——開啟理智積極思考
在頭腦中思索回憶一個自己曾經成功解決問題的經歷,通過回憶成功時的自信感受,激活自己的內在力量,告訴自己:我是一個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一定可以度過當下的難關。
Change“換”——換一種思路思考
再拿出筆記本來看一看,讓我們換一種思路,帶著積極的、自信滿滿的力量,重新再思考一下解決問題的方法。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分散注意力,找朋友將自己的不安講出來,適當運動等等。
學生:一想到新學期要面對很多的挑戰和困難就感到很害怕,不想去學校,該怎么辦?
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告訴自己開學后就能見到親愛的同學、舍友,能聽老師講課,能學習到很多有趣的知識,是一件十分值得開心和有意義的事。
告訴自己“我很棒!”,發現自己的優點,樹立自信心,想想學校的美好時光,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新學期的挑戰,讓自己對新學期充滿新的期待。
學生:開學面對學習,出現學習效率低,甚至看書就頭暈、頭痛的現象,該怎么辦?
從一個放松、玩樂的狀態,一下子變成緊張、嚴肅的學習狀態,出現一些身體心理的不適癥狀是正常的,給身體和心理一定的緩沖和適應時間。
提前調整好作息,形成規律的起床、學習、吃飯、睡覺的作息安排,建立與學校生活基本一致的步調,只要堅持,過一段時間不適的癥狀就會慢慢消失。
制定新學期的學習計劃和目標。對自己上個學期以及假期的學習狀況進行分析總結,有哪些學科成績和哪些方面是需要重點提升的,新學期有哪些必讀的書籍和必須完成的事項等等。
對各方面進行規劃,找準新學期努力的方向,設立目標,將大目標分割成切實可行的小目標,激發新學期的學習動力。
家長:即將開學,孩子忽然情緒低落、心慌意亂、無故發脾氣、注意力不集中,這是怎么了?
讀懂孩子情緒,這是“開學綜合癥”的表現。經過寒假的休息,有些孩子可能會對上學感到“焦慮”甚至“緊張”,家長要正確做好溝通和引導工作,理解孩子產生的這些情緒,分析產生的原因,給予針對性的鼓勵和支持。
家長可與孩子一同把假期生活“倒電影”式地回放一遍,對照假期計劃,看哪些已經完成,哪些尚未完成,進行查漏補缺。
與孩子共同制定學習計劃、樹立新學期的目標,做好開學準備等,幫助孩子明確方向,消除盲目感,幫助孩子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
家長:這都快開學了,孩子還是天天和被窩難舍難分,和電腦藕斷絲連,和電視依依不舍,和手機形影不離,該怎么辦呀?
為孩子提供安靜的“收心”環境,按照孩子所在學校的正常作息時間起居,盡量不要再組織太多的娛樂活動。
按時準備一日三餐,督促孩子按時午睡,早睡早起,調整生物鐘,適應開學后的“時差”變化。
逐漸減少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和頻率,消除孩子的網絡依賴,通過打打球、跑跑步等其他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活動充實孩子的生活。
家長:快開學了,我比孩子還著急,越嚴格地管教孩子,孩子就越逆反,總是產生矛盾而吵架,該怎么辦?
假期中孩子的心態通常比較松弛,家長首先要調整好自身的焦慮情緒,不要過度傳遞焦慮情緒給孩子,同時在幫孩子收心的時候,避免強制和過于嚴厲,否則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家長不能操之過急,多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勤于溝通,才能"對癥下藥",循序漸進地幫助孩子把心收回來。
老師在開學初可以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幽默風趣的語言,開展一些假期收獲匯報會、勵志故事會、即興演講比賽、主題班會課等,緊緊抓住學生的興奮點和興趣點,對學生進行“收心”教育,引導學生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融入到集體生活中。
1. 讓心理健康課成為開學后的重要一課。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幫助學生掌握日常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 增強自助互助求助的能力,理性面對“開學綜合癥”。
2. 做好心理健康測評工作。積極借助專業工具和手段,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健全篩查預警機制,及早實施精準干預。
3. 及早分類疏導各種心理問題。針對學生在開學時,面對學習、生活、人際關系和自我意識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心理失衡問題,積極采取措施避免因未及時緩解而造成心理危機。
4. 加強心理輔導服務。做好常態化心理輔導服務,積極開展線上線下多種形式輔導,為有心理需求的學生提供心理服務,并做好面向所在學校班主任和科任老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業務指導、技能培訓工作。
5. 為學生和家長提供心理調適錦囊。從返校前準備、調整生理狀態、主動調適心理、做好科學防疫等四方面,給學生提出建議,鼓勵學生“開學遇見更好的自己”。
及時了解學生親子關系、家庭重大事件等情況,積極尋求學生家庭成員的有效支持。在家校協同中幫助家長增加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思想動向和情緒變化。
充分利用網絡媒體、班級釘釘群等平臺和渠道,積極傳播心理健康知識,營造有利于學生快樂開學、健康成長成才的社會合力。
新年新學期
這份開學“收心”秘籍
你get到了嗎?
機遇與挑戰聯翩而至
讓我們乘風破浪
成為光芒
笑迎新學期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