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用心塑造大國工匠近日來,習近平總書記前往西北考察山丹培黎學校,李克強總理在黑龍江哈爾濱主持召開部分省份穩就業工作座談會,國家領導人用實際行動推進了職業教育的發展,而早在今年四月份,孫春蘭副總理在全國深化職業教育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就提到,黨中央、國務院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和部署,社會各界普遍反映,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職業教育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我們要深刻認識職業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扎實推動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職業教育改革的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受社會環境和傳統觀念影響,中國教育普遍重視培養學術性人才。在部分家長和學生的心中,把選擇讀職業院校當做成績不好的無奈之舉。這種觀念,或許會在今年發生改變。2019年,國家多項舉措為職業教育開辟藍圖,職業教育地位得到極大提升。在市場需求和政策雙向驅動下,職教迎來春天,而對于考生和家長而言,職業教育或許成為一個新的選擇。
職教與普教畢業生享同等待遇。
職業教育近年來屢被提及。今年1月,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條”),明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職業教育的認識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讀職業院校未來出路如何?這是很多人選擇院校時的依據。“職教20條”明確,要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待遇水平,逐步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特別是技術工人收入水平和地位。同時,積極推動職業院校畢業生在落戶、就業、參加機關事業單位招聘、職稱評審、職級晉升等方面與普通高校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
人社部2018年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就業人員7.76億人,技術工人有1.65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僅有4700多萬人,僅占整個就業人員的6%,高級技工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業內人士表示,教育的發展空間決定了這種教育的社會地位,如果在崗位和待遇上,政策能夠落實到位,社會對職業教育存在一定歧視心理的現象將會大大改善。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一些家長把選擇讀職業院校當做成績不好的無奈之舉。職業教育業內人士王明(化名)表示,觀念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有些家長看到職業教育利好的消息,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可能會在搖擺中選擇職業教育,但也有一些家長心存疑慮,持觀望態度。
專業升級 就業前景可期
目前來看,職業教育領域學校辦學比較好、家長比較認可的專業仍是學前專業和護理專業。根據以往家長和孩子來學校咨詢的情況來看,家長更關注未來的就業前景。王明說,在中國就業市場,專業與就業相關,為什么學前教育比較火,就是因為市場供不應求。
此外,職業教育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各學校在專業設置上也進行了相應調整。北京市石景山區一高職院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職教領域,“專業圍著產業轉,專業圍繞產業進行布局”,如傳統的運行檢測專業正在向測繪機器人方面轉型,建筑測繪類專業正在往無人機方面轉型。
隨著近幾年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安全的火爆,學校也都在對專業進行改造升級。比如,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開設了大數據運維、數據安全等相關專業。
另外,記者了解到,2019年北京市新增高等職業教育專業33個,包括虛擬現實應用技術、工程造價、無人機應用技術、大數據技術與應用、新能源汽車技術和早期教育等。修業年限均為3年。 北京高等職業學校共撤銷10個專業。其中,釀酒技術、機械產品檢測檢驗技術和機械設計與制造,因與首都城市功能定位不符被撤銷;地下與隧道工程技術、移動互聯應用技術等被撤銷的原因為連續三年未招生。
上述高職院校相關負責人也提到了學前教育。他稱,學前教育現在比較火,但這種熱度持續到何時尚不可知,長遠來看總有飽和的時候。他認為,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首先要做好職業定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選擇專業時要以興趣為導向,然后再結合自己的特長和優勢進行選擇。他提到,考生填報志愿后也有機會轉專業,但是需要瞄準大方向。比如,若考生喜歡編程,想成為編程方面的高級工程師,就可以選擇與之密切相關的智能控制和自動化專業。 |